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法奥热点

国产剧女性角色之困

 发布日期:2021/10/28 14:41:54  浏览次数:

发现了吗?在热播剧市场中,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一个出圈的女性角色了。

仿佛过眼云烟一般,从今年年初开始,近几年大热的女性题材剧集接连遭遇滑铁卢,其中涉及到的女性角色更是争议不断。

大女主剧《上阳赋》出师不利,让章子怡陷入了“丫头教”的舆论漩涡;女性群像戏《正青春》没能成为第二个《欢乐颂》,反而落下了“悬浮”的骂名;改编自《涩女郎》的《爱的理想生活》人设翻车,与前辈《粉红女郎》差了不止亿点点;冯小刚执导的《北辙南辕》在口碑上不尽如人意,五位女主角被诟病“不接地气”……

国产剧女性角色之困

女性题材中的女性角色尚且如此,其他题材中的女性角色更加不容乐观。工具人、脸谱化、刻板印象……令人担忧的是,虽然女性题材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但真正立足于女性角度的剧集却少之又少,女性角色同质化的现象日趋严重。

这不禁令人感到疑惑,刚刚支棱起来的女性题材怎么就进入了瓶颈期?近几年刮起的”女性之风”难道只是个假象?国产剧女性角色究竟为何摆脱不了固有的窠臼?

国产剧女性角色之困


落地角色难觅,标签化成标配

出圈女性角色的缺失,与国内女性题材作品在视角上的狭隘不无关系。即便近几年国产剧愈发关注女性,但人物悬浮、设定雷同、经历相似几乎已经成了女性角色走不出的窠臼。

在国内女性题材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设定——所谓的“独立女性”,就是拥有成功的事业,人到中年却依然能保持年轻美丽,哪怕经常遇到渣男也能走出一条独自美丽的道路。这种定义当然没错,但就是多少显得有些片面和“标签化”。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换一个角度,会发现这种“标签化”甚至已经延伸到男性角色中。几乎每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渣男”,这样的剧情设置简单粗暴,却又愈挫愈勇。

国产剧女性角色之困

如果说女性题材中女性角色的雷同只是创作上的瓶颈,那么其他题材中缺乏平凡、真实、落地的女性角色显然更值得警惕。一个略显悲哀的现象是,在如今的国产剧中,能够认真刻画女性角色的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以一种极端人设出现。

以最近热播的《八角亭谜雾》为例,虽然该剧的核心人物也是女性,但传递出的价值观却并非女性主义。在豆瓣,甚至有观众用“厌女”来评价编剧:“念玫无知,木格绿茶,玄敏迷信,玄珠冷漠,玄母痴呆,女性角色不是愚蠢无知就是冷漠无情。”

且不论这条评论是否言过其辞,但需要承认的是,《八角亭谜雾》塑造的女性角色确实不甚讨喜。剧中,因为长相漂亮,更受家人和同学的欢迎,玄珍可以肆无忌惮的欺负内向的玄珠,甚至抢走她暗恋的男生和喜欢的昆曲,在家人面前搬弄是非。

这样的人物形象虽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味,但未免略显极端,过于强调了女性之间的恶,怎么看怎么闹心。

国产剧女性角色之困

无独有偶,《乔家的儿女》中的乔四美同样也是一个闹心的角色。即便宋祖儿演技精湛,乔四美也在阅尽千帆之后幡然醒悟,但她在剧中对于家人的颐指气使,以及对于渣男的无条件包容,着实让观众上了一把火。

不难看出,国内女性题材作品的创作方向最终都会回到“家庭伦理”上来。糟心的感情生活、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鸡飞狗跳的生活日常……而观众真正想要看到的女性角色的个人成长却常常被一笔带过,导致女性内核在剧情的发展中逐渐跑偏。

目前看来,这种披着女性题材外衣的都市剧、家庭剧,似乎已经很难让观众提起兴趣。

国产剧女性角色之困


“伪女性”题材频出,爆款作品缺失

去年,女性题材迎来创作高峰,从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到电视剧《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再到网剧《传闻中的陈芊芊》《摩天大楼》,女性题材在市场上接连抛下重磅炸弹,引发了外界的强烈关注,让人看到了“她力量”的崛起。

然而好景不长,相比去年的欣欣向荣,今年的女性题材作品却有明显的哑火趋势。根据云合数据的不完全统计,今年播出的女性题材剧集共有9部,相比去年的12部,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所下滑。

国产剧女性角色之困

《上阳赋》5.7分、《正青春》4.2分、《爱的理想生活》4.9分、《北辙南辕》5分……纵观今年的剧集市场,几部备受期待的女性题材作品无一不惨淡收场,唯一一部在口碑上抗打的只有《我在他乡挺好的》。然而从热度来看,该剧与去年的女性题材爆款剧《三十而已》依然相去甚远。

根据云合数据显示,《我在他乡挺好的》目前的全网累计有效播放只有《三十而已》的六分之一。这意味着目前为止,今年的市场上还没有出现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女性题材爆款剧。

这似乎与近几年的市场风向背道而驰,去年看起来还前景大好的女性题材作品,怎么就突然在创作上遇到了瓶颈?

国产剧女性角色之困

“女性题材作品变多了,但‘伪女性’题材作品也变多了。”在采访中,一位女性编剧向数娱君吐槽道。

“这其实是国产女性剧集的通病了,女性题材的创作维度看似在不断扩大,但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跳出那个圈,我甚至觉得很多作品根本就是‘伪女性’题材,没有真正站在女性的角度讲故事。”

在这位编剧看来,近几年网络上兴起的女性主义风潮让女性题材作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让打着“女权旗号”,实际上讲的是斗渣男、抓小三的“伪女性”题材作品大行其道。很多作品翻来覆去,讲的都是同一件事,这样的剧看一两部可能会觉得很爽,但看多了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国产剧女性角色之困

除此之外,近几年主旋律题材的崛起,也让女性角色的创作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根据豆瓣公布的主要参演人员名单,在《长津湖》的127个角色中,女性角色仅有2个,其中一个是伍千里的母亲,另一个是给伍万里扔红围巾的小女孩,但也只有短短几个镜头。

而在剧集方面,今年口碑最好的《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扫黑风暴》也基本上都是男性角色更出彩的作品。像是《觉醒年代》《扫黑风暴》男女角色比例严重不均,《山海情》中热依扎饰演的李水花只有50分钟戏份,为数不多的亮点,或许只有《功勋》中周迅饰演的屠呦呦了。

在男性向主导的主旋律题材中,女性角色被迫“工具化”,这样的现象可惜却又令人无可奈何。

国产剧女性角色之困


女性题材路在何方?

从大背景来看,女性题材的崛起源于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随着女权逐渐成为舆论的主流,如今两性之间的对立变得愈发尖锐。极致化两性矛盾能给人一种“看爽剧”的感觉,不失为一种“讨巧”的做法,但站在长远的角度,这样的作品不仅艺术价值低,甚至可能会激化两性矛盾。

说到底,国产剧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女性力量的忽视。强烈的戏剧冲突不过是吸引观众的一种手段,观众真正期待的女性角色,是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女性。在这个层面上说,女性题材在人设上需要有更加宽广的视野,除了职场白领,各行各业的女性群体都值得去关注、去书写。

除此之外,纯粹贩卖焦虑的女性题材作品也是时候打住了,婚恋、育儿并非是女性的必经之路,更不应该成为女性题材创作的根基。我们需要更多面的女性形象,去深入挖掘女性的个体价值与生存困境。

国产剧女性角色之困

在这个层面上说,美剧、英剧、日剧、韩剧,甚至台剧,都可以成为国产剧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从数据君整理的女性题材剧集女主角职业来看,相比国内女性角色在人设上的单薄和贫乏,职业集中在白领和成功女性,国外女性角色明显更丰满和多元,职业重复率低。

以近年来国外几部女性题材爆款剧为例,《东城梦魇》用大量笔墨渲染了一个颓废的中年女警探形象,与其说是一部侦探悬疑剧集,倒不如说是一部人物特写;《我的天才女友》通过描绘两个那不勒斯女孩不同的人生轨迹,细腻展现了女性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妒忌的微妙情感;《使女的故事》塑造了“使女”这一典型的受害者形象,反映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被迫成为“他者”的现实,表达的是一种的激进的女权主义思想;《俗女养成记》以大龄剩女为主角,还原了一个女人的成长史,表达的是女性视角下的自我和解……

这些作品虽然形态各异,但却具有相同的价值立场和核心表达,这恰恰是国内女性题材剧集欠缺的。

国产剧女性角色之困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女性题材依然会是市场的主流。但在大浪淘沙之后,女性题材剧集如何突出重围?如何能写出深入人心的女性角色?恐怕是摆在创作者面前最大的难题。

令人欣慰的是,尽管数量不多,但近两年我们还是看到了《我在他乡挺好的》和《摩天大楼》这样具有创新性的女性题材作品。前者围绕着小人物,拍出了打拼者的现实;后者披着悬疑外衣,展现出了“Girls Help Girls”的女性力量。

或许,对于女性角色来说,真正的创作秘籍是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相关资讯

  • 司法部副部长答封面新闻:去年全国律师办理94万多件法律援助案件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9月24日,国新办举行司法行政服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闻发布会。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在发布会上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司法部鼓励律师积极参与公益法律服务,2020年全国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4万多件,为人民群众免费提供公益法律服务超过了110万…

    2021/9/25 20:05:51